北京-东京论坛开幕式现场。主办方供图
10月26日,第17届“北京-东京论坛”圆满落下帷幕。在两天时间里,来自中日政界、经济界、学界等领域的有识之士,围绕双边政治、外交、经贸、安全、媒体等议题热烈讨论,达成多项共识。
本届论坛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本外务省支持,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主办。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主会场在北京与东京同时进行,还首次开设上海分会场。论坛以“大变局下的中日关系及重塑国际合作——迈向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思考”为主题,包括主题对话、民调对话以及双边政治与外交、国际合作、数字经济、经济贸易等分论坛。
凝聚共识 续写中日合作新篇章
“百年变局深刻演进,世纪疫情起伏延宕,中日关系面临关键发展节点。近日两国领导人的积极互动为中日关系开辟新局点了题,也明确了两国关系下步发展的大方向。”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发表视频致辞时说道。
明年中日将迎来两国邦交正常化50周年,王毅表示,“五十而知天命”,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最重要的就是重温邦交正常化的初心,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精神,接续中日友好合作的使命,更清醒、更透彻地把握住两国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进而更坚定、更有力地开辟下一个50年的发展前景。
中国驻日大使孔铉佑在致辞中指出,我们应总结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把中日关系放在地区和世界格局中,构筑更加牢固的战略互信,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打造更加坚实的民意支撑,开展更具建设性的多边合作,将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的政治共识转化为现实。
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在致辞时表示,回顾邦交正常化50年来的历程,可以获取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首先是双方敢于提出新的战略构想。其次是相互信任与尊重,在承认双方立场的基础上,坦诚对话,努力找出共同点与契合点。第三是推进国民的理解和支持,继续保持日中间的人员往来,特别是青少年交流。
洞悉民意 探索两国关系改善新路径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提及较多的是“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并且今年论坛首次设置了民调对话。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介绍说:“希望能够深入挖掘舆论调查结果,全面解读民调数据,使媒体及两国民众对于民调结果有更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推进两国间稳定、有建设性的关系。”
作为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于10月20日发布。其中,两国民众对对方国家好感度下降引发各方担忧。中国前驻日本大使程永华认为,中国民众对日本好感度下降,一方面是因为面对面的交流减少,以往一年有约1000万人次的中国人赴日,如今受疫情影响被迫中断;另一方面,中方接收到的日本对华姿态使得中国民众对日本好感度下降。但略感欣慰的是,中日双方都有约70%的人认为中日关系是重要的,两国政府应重视这一点,继续推动两国关系改善和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金莹表示,不必对调查结果过于悲观,因为“从日方数据中可以发现,在获取关于对方国家和两国关系的信息渠道以及对中美日关系的判断方面,有识之士与一般公众呈现出较大差别。日方有识之士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他们当中对中国抱有好感的占比接近四成,高于一般日本公众。”
参与此次调查的零点有数数据科技集团董事长袁岳也指出,从舆论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年轻人对彼此国家的好感度水平总体来看比中老年受访者更为乐观,这说明好感度水平的高低与信息获取途径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每日新闻社论说室专门编委坂东贤治表示,过半日本公众受访者不希望在中美之间“站队”,许多受访者希望推进日中合作,使日中关系实现稳定发展。因此,两个国家如何开展具体的合作,并让国民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对于改善两国国民关系至关重要。
直面分歧 共绘亚洲地区发展新蓝图
在为期两天的讨论中,与会代表就日本核污水排放、台海局势、钓鱼岛问题、中日美关系等热点问题交流了看法。
关于近期的中俄联合舰队巡航,日本自卫队前统合幕僚长河野克俊提出:“中俄舰队围绕日本航行,这是日本不愿意见到的。”对此中国军事科学学会高级顾问姚云竹回应道,中俄这次联合舰队的巡航任务,是完全遵守国际法的,是按照国际法来进行的。中国的海军战略是近海防御、远海防护,我们不是要到全世界任何地方都争取海洋的主导权和控制权,我们只是要在近海防卫,保卫我们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谈及台海局势,日方称“中国如果想要使用武力改变现状,将会对日本的安全保障产生影响”。对此,程永华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中国没有想影响日本的安全。在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谈判磋商过程中,中日双方讨论过台湾问题,并写入了《中日联合声明》,希望日方不要忘记这个原点。
关于中方提出的如何看待中日美关系,日本原驻美大使杉山晋辅称:“日美同盟是一个背景,但并不意味着日美一定要步伐一致地针对中国采取同样的行动。美国其实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而日中之间有好几千年的交往,我们要在反省过去的基础上面向未来,共同努力打造更良好的日中关系。”
在日本核污水排放问题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指出,日本强调已经完成国际协调,但只是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美国协调,并没有与最直接受害的周边邻国协调。
如何应对中日间诸多课题,双方一致认为目前最需要的是对话和合作。在维护地方和平稳定方面,双方同意妥善处理矛盾分歧,防止发生意外。东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生院院长高原明生提出,未来亚洲地区将会是怎样的?日中双方都应该认真思考与讨论,共同为亚洲地区未来的发展描绘出蓝图,确定一个远景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共同努力。这一观点也得到与会代表的认同。
双方在论坛中达成《北京共识》,一致认为中日应携手努力,引领推动国际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推进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复苏;坚持和平解决争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保持并加强民间交流,筑牢民意基础。
来源:人民网
上一条: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进博会溢出效应正给日企带来更多机遇 下一条:中部地区首条直达韩国班轮航线在武汉开通
【关闭】
Copyright (C) 2021 山东财经大学中日韩研究院